30.9.07
給昂山素姬的信
尊貴的昂山女仕:
記得妳曾向世界如此呼喚:“Please use your liberty to promote ours!” 妳的眼界,美麗得令人震盪心弦;可惜真實行動,卻畢竟彷彿要幾盡「千秋萬代」,才見到點點眉目……
《詩經》大雅篇<靈臺>如是寫:「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之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靈臺」的建築,究是昔日贊美「王者」功業而築建的「集體行動」?或是「為王者」假設自身功業偉大而令人編寫的歌謠?現雖難以稽考,但「上」「下」相迎的「美麗日子」,每形塑於生活之中,又何須以「臺」歌頌之?人,自古至今,似每喜將精神投影於特設的「物化符號」上,以表心跡之餘,唯恐在有限的年歲中,保不住自建的「美麗光景」,遂永無休止的建立功德牌匾。「製造民意」,方便「論件計酬」之功,原來已不是今夕的習慣!但何事真能教人民「經之營之庶之攻之」,實在是「靈」(古意「美」)的核心課題!談「靈」,又理應從何開始?
「美」,究是眼識還是心見?因色塵而惑染,實難淨心,「美」亦何從?世間變化,難求淨相,見根者更難!妳的「靈」,其「根」何由?
不知妳已故的父親昂山將軍會怎樣看待妳遭受的長期監禁?仍流著他的血,究是一種怎樣的感受?昔日膨脹著的熱,仍在妳體內滾得熱辣?妳來自軍人家庭,深懂「為軍者」可能「盲從」和「聽令」的「死穴」,妳卻不裝瘋扮啞,選擇承受一切!這「一切」又是否早因父緣而定,按「預設的身份」,承「先」啟「後」?若不是那年「亡母的召喚」,妳的一生或許已改寫。在妳第一次向群眾演說開始,那刻站在妳身旁的丈夫,或早已知道「將失去妳」的日子隨即降臨……
不知為何,每次看到妳的照片,我便給「迷上了」,眼淚又一再失控的流下……
問題或許在我「迷」而不「悟」!淚,因仍有所「執」罷!
1993年因替黎海寧設計舞蹈作品《給昂山素姬的信》才初次「遇上妳」,當日算起來,妳已被軟禁了四年之久。讀妳的書 “Freedom from Fear”,教我理解當權者如何以「製造恐懼」來保障其權力的持續性。妳的「驚人魄力」在「淨」,實在教我汗顏!何況,「完成作品」之後,我們一伙人又似已早「疏遠妳了」!直至最近在新聞又傳來妳站在家閘門前與遊行僧侶致意的「合什風采」,妳的「熱」又一再湧上心頭!不知不覺間,「妳」又成為了「今日的熱門課題」!緬甸,卻從來依然,在「極權」、「貪污」和「毒品」混成的僵局中渡日!
因妳而泛起「片點思念」的「創作人」,又可曾像妳因國民「困局」,放棄自身的「自由」,爭取他們也理應共同擁有的「自由」?我們擁有的「自由」,又可真能藉創作宣示尋求此等自由的可貴?
一連串與「自由」相關的名字,隨即在腦海中連結起來,組成一條「人鏈」:哈維爾(V. Havel)、孟德拉(N. Mandela)、金大中、金泳三、金地(M. Gandhi)、沙卡洛夫(A. Sakharov)、蘇辛尼斯(A. Solzhenitsyn)、托洛斯基(L. Trotsky)、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祖曉爾(Joe Hill)、坐牛(Sitting Bull)、王丹、魏京生、張學良等……他們各因其不一樣的「名氣」,走上不同的路,但背後還有過多少「無名狀」的「黑牢」,因爭取「自由」而被下放監籠,卻一生不為人所知?不少更因這些人的「名氣」,在意識監牢中繞纏上一生的思慕……
妳的「名氣」,把妳的一舉一動都變成了別具意義的符號,但與妳一起活過的家人和朋友,其命運又理應如何看待?「大義」的沉重,彷彿頓變成「生命的唯一指標」,主導了生活的每一去向,就連呼吸也突然倍覺審慎,唯恐錯失了任何「可能完成大任」的「小節」……
教我聯想起一些藏人用上三年多時間,一步一叩拜走上朝聖之路,其「小節」畢竟是出於「大道之思」;縱由自身起始,其「以身體量度地球」的氣魄,豈有不感動十方如來?
只是,當身心給鎖在網絡世界無盡意識集交的混沌中,「淨器」愈見難求!「朝聖之路」,難道都在手指點擊之間?
誰會想過,每日堅持仔細「整理儀容」竟是妳長期鬥志的重要儀式(仿如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可真圓明?悲欣交集由何?妳將「有限自由」,借任何可目睹或接觸的「物理現象」,投放不一樣的精神行動,妳的「自由」又豈是任何「監牢」可剝奪?
妳的「有限自由」,畢竟變成千千萬萬人尋求「自由解放」的精神符號。當「大義」成為生命唯一的支柱,那「大我」又彷彿變成妳「尊貴的監牢」,鎖定了妳一言一行;妳的身體支點在解放「眾生之苦」,周遭途經妳的人(或許包括「網民」),又偏偏成為鎖著妳命運去向的「幫兇」,其中招野上的「苦難」,又似不斷以倍數計銳增,將妳存活的「我」,同時無限放大……
「小我」的難熬處,多無名地假設著「大」的方寸?
1995年妳的錄像能在北京一次國際婦女會議中播放實屬一項「奇跡」。不知妳的聲音又幾曾在京城胡同傳遠?妳在「雞啼日出」和「日出雞啼」的反證中,道出人(尤其是「男人」)如何因自大而以謬誤支配思考的後遺症。妳的「偉大」源於人民某種情意渴望的投射,其「偉」在行動的意識橫跨國界版圖,其「大」在一份以德「佈施」之心。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曾多番因「妄想偉大」而種下過深遠的人民悲痛!希望妳的「佛性」,能點化世間上貪權者「和衷共濟」的「佛道」!
妳的丈夫已離世八年,留下仍在英國守候的兩位兒子,可真領悟或尋找到妳承襲和信奉的「深澈的簡約」(profound simplicity)?他們有選擇嗎?
我不是一個「信徒」,但從妳的故事,教我明白「障礙」由心起;「大無畏」的德智,不假耳根亦能聞者,正是一根通,六根動!妳的「現身」,才意識到:我真正的啟蒙還未開始!
昂山,闊步。素姬,見世而不惑!
槍桿子,卻仍無休止的發響!
瘋/二零零七年九月廿九日
記得妳曾向世界如此呼喚:“Please use your liberty to promote ours!” 妳的眼界,美麗得令人震盪心弦;可惜真實行動,卻畢竟彷彿要幾盡「千秋萬代」,才見到點點眉目……
《詩經》大雅篇<靈臺>如是寫:「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之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靈臺」的建築,究是昔日贊美「王者」功業而築建的「集體行動」?或是「為王者」假設自身功業偉大而令人編寫的歌謠?現雖難以稽考,但「上」「下」相迎的「美麗日子」,每形塑於生活之中,又何須以「臺」歌頌之?人,自古至今,似每喜將精神投影於特設的「物化符號」上,以表心跡之餘,唯恐在有限的年歲中,保不住自建的「美麗光景」,遂永無休止的建立功德牌匾。「製造民意」,方便「論件計酬」之功,原來已不是今夕的習慣!但何事真能教人民「經之營之庶之攻之」,實在是「靈」(古意「美」)的核心課題!談「靈」,又理應從何開始?
「美」,究是眼識還是心見?因色塵而惑染,實難淨心,「美」亦何從?世間變化,難求淨相,見根者更難!妳的「靈」,其「根」何由?
不知妳已故的父親昂山將軍會怎樣看待妳遭受的長期監禁?仍流著他的血,究是一種怎樣的感受?昔日膨脹著的熱,仍在妳體內滾得熱辣?妳來自軍人家庭,深懂「為軍者」可能「盲從」和「聽令」的「死穴」,妳卻不裝瘋扮啞,選擇承受一切!這「一切」又是否早因父緣而定,按「預設的身份」,承「先」啟「後」?若不是那年「亡母的召喚」,妳的一生或許已改寫。在妳第一次向群眾演說開始,那刻站在妳身旁的丈夫,或早已知道「將失去妳」的日子隨即降臨……
不知為何,每次看到妳的照片,我便給「迷上了」,眼淚又一再失控的流下……
問題或許在我「迷」而不「悟」!淚,因仍有所「執」罷!
1993年因替黎海寧設計舞蹈作品《給昂山素姬的信》才初次「遇上妳」,當日算起來,妳已被軟禁了四年之久。讀妳的書 “Freedom from Fear”,教我理解當權者如何以「製造恐懼」來保障其權力的持續性。妳的「驚人魄力」在「淨」,實在教我汗顏!何況,「完成作品」之後,我們一伙人又似已早「疏遠妳了」!直至最近在新聞又傳來妳站在家閘門前與遊行僧侶致意的「合什風采」,妳的「熱」又一再湧上心頭!不知不覺間,「妳」又成為了「今日的熱門課題」!緬甸,卻從來依然,在「極權」、「貪污」和「毒品」混成的僵局中渡日!
因妳而泛起「片點思念」的「創作人」,又可曾像妳因國民「困局」,放棄自身的「自由」,爭取他們也理應共同擁有的「自由」?我們擁有的「自由」,又可真能藉創作宣示尋求此等自由的可貴?
一連串與「自由」相關的名字,隨即在腦海中連結起來,組成一條「人鏈」:哈維爾(V. Havel)、孟德拉(N. Mandela)、金大中、金泳三、金地(M. Gandhi)、沙卡洛夫(A. Sakharov)、蘇辛尼斯(A. Solzhenitsyn)、托洛斯基(L. Trotsky)、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祖曉爾(Joe Hill)、坐牛(Sitting Bull)、王丹、魏京生、張學良等……他們各因其不一樣的「名氣」,走上不同的路,但背後還有過多少「無名狀」的「黑牢」,因爭取「自由」而被下放監籠,卻一生不為人所知?不少更因這些人的「名氣」,在意識監牢中繞纏上一生的思慕……
妳的「名氣」,把妳的一舉一動都變成了別具意義的符號,但與妳一起活過的家人和朋友,其命運又理應如何看待?「大義」的沉重,彷彿頓變成「生命的唯一指標」,主導了生活的每一去向,就連呼吸也突然倍覺審慎,唯恐錯失了任何「可能完成大任」的「小節」……
教我聯想起一些藏人用上三年多時間,一步一叩拜走上朝聖之路,其「小節」畢竟是出於「大道之思」;縱由自身起始,其「以身體量度地球」的氣魄,豈有不感動十方如來?
只是,當身心給鎖在網絡世界無盡意識集交的混沌中,「淨器」愈見難求!「朝聖之路」,難道都在手指點擊之間?
誰會想過,每日堅持仔細「整理儀容」竟是妳長期鬥志的重要儀式(仿如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可真圓明?悲欣交集由何?妳將「有限自由」,借任何可目睹或接觸的「物理現象」,投放不一樣的精神行動,妳的「自由」又豈是任何「監牢」可剝奪?
妳的「有限自由」,畢竟變成千千萬萬人尋求「自由解放」的精神符號。當「大義」成為生命唯一的支柱,那「大我」又彷彿變成妳「尊貴的監牢」,鎖定了妳一言一行;妳的身體支點在解放「眾生之苦」,周遭途經妳的人(或許包括「網民」),又偏偏成為鎖著妳命運去向的「幫兇」,其中招野上的「苦難」,又似不斷以倍數計銳增,將妳存活的「我」,同時無限放大……
「小我」的難熬處,多無名地假設著「大」的方寸?
1995年妳的錄像能在北京一次國際婦女會議中播放實屬一項「奇跡」。不知妳的聲音又幾曾在京城胡同傳遠?妳在「雞啼日出」和「日出雞啼」的反證中,道出人(尤其是「男人」)如何因自大而以謬誤支配思考的後遺症。妳的「偉大」源於人民某種情意渴望的投射,其「偉」在行動的意識橫跨國界版圖,其「大」在一份以德「佈施」之心。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曾多番因「妄想偉大」而種下過深遠的人民悲痛!希望妳的「佛性」,能點化世間上貪權者「和衷共濟」的「佛道」!
妳的丈夫已離世八年,留下仍在英國守候的兩位兒子,可真領悟或尋找到妳承襲和信奉的「深澈的簡約」(profound simplicity)?他們有選擇嗎?
我不是一個「信徒」,但從妳的故事,教我明白「障礙」由心起;「大無畏」的德智,不假耳根亦能聞者,正是一根通,六根動!妳的「現身」,才意識到:我真正的啟蒙還未開始!
昂山,闊步。素姬,見世而不惑!
槍桿子,卻仍無休止的發響!
瘋/二零零七年九月廿九日
27.9.07
25.9.07
昂山素姬‧Unplayed Piano
http://youtube.com/watch?v=bgnOrHMWw5M
http://www.actionburma.com/assk_internet_stream.mov
http://www.geocities.com/gury4u/suukyi2.htm
Excerpts from chapter 23 of the book "Freedom from Fear" by Aung San Suu Kyi, Penguin Books 1995
http://www.actionburma.com/assk_internet_stream.mov
http://www.geocities.com/gury4u/suukyi2.htm
Excerpts from chapter 23 of the book "Freedom from Fear" by Aung San Suu Kyi, Penguin Books 1995
24.9.07
曾經思考距離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在blog寫東西。
星期六排練完了就和Bernice去乘巴士。說起我對藝評的一無所知,她就說不要緊吧,不懂劇場不懂演出等等也可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去寫。我說問題是我對文化研究也實在是一知半解。大概無話可說了,所以她接著說也挺喜歡那種感受式的評論,但無論如何最緊要還是你願意去寫。
四個幾月了,從五月的第一次圍讀到現在,我竟然連一個字也未發表過。總覺得是對大家有所虧欠,也害怕有一天有人會跟我說,哈哈既然你什麼都不寫,你下次不用再來了。
東西其實是寫過的,六月的時候寫過一篇叫做〈我在思考距離〉的文章,試過寄去雜誌但沒給登出來:寄去雜誌而不直接放在blog上,是因為聽過有人說香港的評論其實常常都是評介,評論主要是為了推介那演出或者節目,而我也的確想有更多人知道《過‧渡》這個演出;沒登出來其實是萬幸,因為實在寫得不好,就連是否應該貼在這裡也猶豫了很久。加上某天在序言閒逛的時候聽見旁邊的人說最討厭看見那些左一句Derrida、右一句Hegel的爛文章,「寫得太寫意了,不深刻」,彷彿在對我說。
還是貼在這裡以自儆吧。文章寫得錯亂是因為寫完的翌日早上就會起程到美加去,文末那所謂「續」也不過是因為覺得還有東西想寫又不知如何收結,所以便留下了尾巴。
<我在思考距離>
序幕:
一直不清楚究竟親密還是疏遠給人多點安全感。
與其說我是在寫關於《過‧渡》的評論,不如說我是在借這個尚未存在的演出思考一些問題。在第一次圍讀之後,覺得既然何應豐能夠把一種詩的狀態放入劇場 (我想起電影拍得很有詩意的塔科夫斯基),為什麼我不能把這種條理和推演都不清晰的狀態放入評論 (我想起給老師形容為hypnotic的班雅明)。應該相信評論是個自成體系的藝術範疇。
第一幕距離:
在《過‧渡》的Blog (http://fanaticocrossing.blogspot.com/)發現「青年藝評人」出現在自己名字的旁邊時,感到一種切身的不安。我明白這是個美稱,但還是想起了一堆四字詞來:有名無實、欺世盜名、沽名釣譽……這除了反映出起碼的自知,大概也反映出我對「藝評人」抱有相當崇高的想像,所以不安的同時其實也感到幸運和喜悅。「藝評人」是……衣服都不貴,看上去卻 (這個卻字真是可圈可點,盡見偏見之根深柢固) 很有品味,對潮流和各類藝術都有觸覺。最叫人羨慕的還是接待處的人會主動跟他打招呼,並遞上一早預備好的免費門票——雖然他遲到。
這些想像可能並不真實,但卻真是我對「藝評人」的想像。今次更不得了,因為我竟能夠參與整個從排練到演出的過程。我想,我這種不安和喜悅雖然在一般藝評中比較少見,對某些「藝評人」來說可能是、或者曾經是真實的。評論者從不客觀,縱使客觀或會是他們的標的。而為了使得評論客觀一點,評論者有時可能會將一些主觀的感覺掩藏起來。Erving Goffman在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說,演出者(這裏的performer是個泛指)有時會為了符合一個理想化的自我,而將一些與這理想不配合的部份掩藏起來。所以他舉例說,醫生會尤其着力掩飾失誤,神職人員多也重視其工作屬靈的一面而較少提及人工等相對世俗的東西。依此推論,「藝評人」會較常掩飾他們主觀的情感就很容易理解了。評論的出現,依據的正正是感受和直覺的不足。對我來說,評論就是一個用來解釋感受和直覺的空間,這解釋憑藉的就是自己對於個別藝術範疇的認識和修養了。解釋不來就修訂直覺,或者改變自己對於這個範疇原有的觀念,或者調整審美標準,總之使「自我要求採用的標準在道理上說得通」(樊善標語)。所以藝評總帶著距離。觀眾都在笑,藝評人會想他們為什麼在笑,以及這笑聲隱含的種種意義。我對藝術的認識淺薄,卻可以參與一些藝術活動和寫評論,還在名字旁邊看見青年藝評人五個字,在在覺得很有距離。能夠做的就只有把這種距離感記錄下來了—— Erving Goffman補充說,演出者為了令人覺得他們本來就如此厲害,有時甚至會掩飾他們跌跌碰碰地摸索和學習的過程,使一切看來都那麼理所當然。
第二幕距離:
編劇和導演何應豐常強調《過‧渡》那份劇本是可以改的。他自己會改,演員也可以改,總之經過討論和排練之後一定會面目全非。劇本不過是個起點和切入。他這劇本也不過是閒時在某個Blog記錄下來的一些思考和想像,修改一下就成了劇本。彷彿無始無終,一切都在流動。
劇作家和劇本應該存在什麼樣的距離呢? 平時常聽見的「心血結晶」就訴說着一種不能分割的距離了;劇本儼然是劇作家的心靈和身體的一部份。何應豐大概是在另一極端。我不清楚在這個脈絡下他可否或者應否被稱為劇作家,雖然劇本明明是他寫的。但我感興趣的不是演出最終會如何從這劇本蛻變出來,而是這份在一開始就不太被重視的劇本會如何在討論和排練的過程中融化、消散。它可能會融化於演員的自身經歷或者說話習慣,也可能因為一個尚末出現的意念而消散。文字記錄,文字消散;可以用文字來記錄文字消散的過程就好了。
第三幕距離:
其中一幕是關於身體的。
演員讀完了各自的部份。靜默。我在想何應豐會說什麼話 (「你覺得我寫成點?」) 他問:「你地會唔會同你地身體傾計架?」大家討論得熱烈。其實也不一定要懂瑜珈才能夠與身體交談的。一位朋友說,照鏡的時候發現面頰的肉愈來愈抵受不住地心吸力,正努力把他們撥回原處。英文age這個字恐怖之處是它同時是個動詞,與get old不同的是它就是這樣平淡和平常,正如變老本身。更恐怖的還是age可以是個及物動詞,所以可以說it aged him。我想起獄中的他。
導演和演員又應有怎麼樣的距離呢? 何應豐說希望演員就是詩人,他重視的不是演員如何能夠演好劇本,也甚至不是演員的演出,而是演員當下的經歷和精神狀態。所以最值得問的可能不是「我演得好嗎?」,而是「我經歷了什麼?」。「你地會唔會同你地身體傾計架」關心的就不單純是一種表演的方法,更是一種經歷的方式了。
不是「我寫得好嗎?」,而是「我經歷了什麼?」。我經歷着一個把自以為有意思的想法釐清、重組、拉長的過程。我感到自己在想東西,腦袋在流汗。很好。
第四幕距離:
正如我自以為有意思的文字別人讀起來會覺得無聊,文字的發放與接收總存在著距離。較極端的時候是要殺頭的。「維民所止」聽得考生膽顫心驚,聽得皇帝怒氣沖沖,一句「狗奴才!」就死了一大堆人。
我的確擔心傳達的問題。譬如說,其中一幕是關於郭寶崑的。梵谷說了很多關於他的話,也旁及一點新加坡的政治和劇場的生態。這將近半小時讓我從不知道郭寶崑是那個寶那個崑,到對他有點粗略認識 (這印證了我在第一幕說的「我對藝術的認識淺薄」不是客套的自謙——那真是自謙就好了)。但聽完更加擔心。我相信好人好事當被傳揚,但單看演出觀眾很可能會像我之前一樣迷失。所以硬着頭皮問:「但這麼多東西如何搬上舞台讓人明白呢?」「要緊的或者不是生平,不是事跡,而是一種生命的狀態。」誰人說。
這完全符合了我對劇場一貫的印象:總是那麼抽象和虛無,總是狀態和經歷。那很好。但我瞬間有個很無聊的念頭,在要把一個生命的狀態搬上舞台和要把一個組合櫃搬上舞台之間,又存在怎麼樣的距離呢?
(續)
郭梓祺
星期六排練完了就和Bernice去乘巴士。說起我對藝評的一無所知,她就說不要緊吧,不懂劇場不懂演出等等也可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去寫。我說問題是我對文化研究也實在是一知半解。大概無話可說了,所以她接著說也挺喜歡那種感受式的評論,但無論如何最緊要還是你願意去寫。
四個幾月了,從五月的第一次圍讀到現在,我竟然連一個字也未發表過。總覺得是對大家有所虧欠,也害怕有一天有人會跟我說,哈哈既然你什麼都不寫,你下次不用再來了。
東西其實是寫過的,六月的時候寫過一篇叫做〈我在思考距離〉的文章,試過寄去雜誌但沒給登出來:寄去雜誌而不直接放在blog上,是因為聽過有人說香港的評論其實常常都是評介,評論主要是為了推介那演出或者節目,而我也的確想有更多人知道《過‧渡》這個演出;沒登出來其實是萬幸,因為實在寫得不好,就連是否應該貼在這裡也猶豫了很久。加上某天在序言閒逛的時候聽見旁邊的人說最討厭看見那些左一句Derrida、右一句Hegel的爛文章,「寫得太寫意了,不深刻」,彷彿在對我說。
還是貼在這裡以自儆吧。文章寫得錯亂是因為寫完的翌日早上就會起程到美加去,文末那所謂「續」也不過是因為覺得還有東西想寫又不知如何收結,所以便留下了尾巴。
<我在思考距離>
序幕:
一直不清楚究竟親密還是疏遠給人多點安全感。
與其說我是在寫關於《過‧渡》的評論,不如說我是在借這個尚未存在的演出思考一些問題。在第一次圍讀之後,覺得既然何應豐能夠把一種詩的狀態放入劇場 (我想起電影拍得很有詩意的塔科夫斯基),為什麼我不能把這種條理和推演都不清晰的狀態放入評論 (我想起給老師形容為hypnotic的班雅明)。應該相信評論是個自成體系的藝術範疇。
第一幕距離:
在《過‧渡》的Blog (http://fanaticocrossing.blogspot.com/)發現「青年藝評人」出現在自己名字的旁邊時,感到一種切身的不安。我明白這是個美稱,但還是想起了一堆四字詞來:有名無實、欺世盜名、沽名釣譽……這除了反映出起碼的自知,大概也反映出我對「藝評人」抱有相當崇高的想像,所以不安的同時其實也感到幸運和喜悅。「藝評人」是……衣服都不貴,看上去卻 (這個卻字真是可圈可點,盡見偏見之根深柢固) 很有品味,對潮流和各類藝術都有觸覺。最叫人羨慕的還是接待處的人會主動跟他打招呼,並遞上一早預備好的免費門票——雖然他遲到。
這些想像可能並不真實,但卻真是我對「藝評人」的想像。今次更不得了,因為我竟能夠參與整個從排練到演出的過程。我想,我這種不安和喜悅雖然在一般藝評中比較少見,對某些「藝評人」來說可能是、或者曾經是真實的。評論者從不客觀,縱使客觀或會是他們的標的。而為了使得評論客觀一點,評論者有時可能會將一些主觀的感覺掩藏起來。Erving Goffman在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說,演出者(這裏的performer是個泛指)有時會為了符合一個理想化的自我,而將一些與這理想不配合的部份掩藏起來。所以他舉例說,醫生會尤其着力掩飾失誤,神職人員多也重視其工作屬靈的一面而較少提及人工等相對世俗的東西。依此推論,「藝評人」會較常掩飾他們主觀的情感就很容易理解了。評論的出現,依據的正正是感受和直覺的不足。對我來說,評論就是一個用來解釋感受和直覺的空間,這解釋憑藉的就是自己對於個別藝術範疇的認識和修養了。解釋不來就修訂直覺,或者改變自己對於這個範疇原有的觀念,或者調整審美標準,總之使「自我要求採用的標準在道理上說得通」(樊善標語)。所以藝評總帶著距離。觀眾都在笑,藝評人會想他們為什麼在笑,以及這笑聲隱含的種種意義。我對藝術的認識淺薄,卻可以參與一些藝術活動和寫評論,還在名字旁邊看見青年藝評人五個字,在在覺得很有距離。能夠做的就只有把這種距離感記錄下來了—— Erving Goffman補充說,演出者為了令人覺得他們本來就如此厲害,有時甚至會掩飾他們跌跌碰碰地摸索和學習的過程,使一切看來都那麼理所當然。
第二幕距離:
編劇和導演何應豐常強調《過‧渡》那份劇本是可以改的。他自己會改,演員也可以改,總之經過討論和排練之後一定會面目全非。劇本不過是個起點和切入。他這劇本也不過是閒時在某個Blog記錄下來的一些思考和想像,修改一下就成了劇本。彷彿無始無終,一切都在流動。
劇作家和劇本應該存在什麼樣的距離呢? 平時常聽見的「心血結晶」就訴說着一種不能分割的距離了;劇本儼然是劇作家的心靈和身體的一部份。何應豐大概是在另一極端。我不清楚在這個脈絡下他可否或者應否被稱為劇作家,雖然劇本明明是他寫的。但我感興趣的不是演出最終會如何從這劇本蛻變出來,而是這份在一開始就不太被重視的劇本會如何在討論和排練的過程中融化、消散。它可能會融化於演員的自身經歷或者說話習慣,也可能因為一個尚末出現的意念而消散。文字記錄,文字消散;可以用文字來記錄文字消散的過程就好了。
第三幕距離:
其中一幕是關於身體的。
演員讀完了各自的部份。靜默。我在想何應豐會說什麼話 (「你覺得我寫成點?」) 他問:「你地會唔會同你地身體傾計架?」大家討論得熱烈。其實也不一定要懂瑜珈才能夠與身體交談的。一位朋友說,照鏡的時候發現面頰的肉愈來愈抵受不住地心吸力,正努力把他們撥回原處。英文age這個字恐怖之處是它同時是個動詞,與get old不同的是它就是這樣平淡和平常,正如變老本身。更恐怖的還是age可以是個及物動詞,所以可以說it aged him。我想起獄中的他。
導演和演員又應有怎麼樣的距離呢? 何應豐說希望演員就是詩人,他重視的不是演員如何能夠演好劇本,也甚至不是演員的演出,而是演員當下的經歷和精神狀態。所以最值得問的可能不是「我演得好嗎?」,而是「我經歷了什麼?」。「你地會唔會同你地身體傾計架」關心的就不單純是一種表演的方法,更是一種經歷的方式了。
不是「我寫得好嗎?」,而是「我經歷了什麼?」。我經歷着一個把自以為有意思的想法釐清、重組、拉長的過程。我感到自己在想東西,腦袋在流汗。很好。
第四幕距離:
正如我自以為有意思的文字別人讀起來會覺得無聊,文字的發放與接收總存在著距離。較極端的時候是要殺頭的。「維民所止」聽得考生膽顫心驚,聽得皇帝怒氣沖沖,一句「狗奴才!」就死了一大堆人。
我的確擔心傳達的問題。譬如說,其中一幕是關於郭寶崑的。梵谷說了很多關於他的話,也旁及一點新加坡的政治和劇場的生態。這將近半小時讓我從不知道郭寶崑是那個寶那個崑,到對他有點粗略認識 (這印證了我在第一幕說的「我對藝術的認識淺薄」不是客套的自謙——那真是自謙就好了)。但聽完更加擔心。我相信好人好事當被傳揚,但單看演出觀眾很可能會像我之前一樣迷失。所以硬着頭皮問:「但這麼多東西如何搬上舞台讓人明白呢?」「要緊的或者不是生平,不是事跡,而是一種生命的狀態。」誰人說。
這完全符合了我對劇場一貫的印象:總是那麼抽象和虛無,總是狀態和經歷。那很好。但我瞬間有個很無聊的念頭,在要把一個生命的狀態搬上舞台和要把一個組合櫃搬上舞台之間,又存在怎麼樣的距離呢?
(續)
郭梓祺
22.9.07
文字鬼跡2:繼續夢遊
零晨五時許,從夢中乍醒,走到書房,隨手拿出三十多本書,將之搬到電腦旁,想玩一個「文字遊戲」……
乍醒前,夢裡有兩隻貓,雙手在我躺臥的身上像按母親奶頭般一下一下的踏著……半夢半醒間,女友才跑進睡房,拖著累熬的身軀爬至枕邊,轉眼便入睡……
雙手抬著沉甸甸的書,摸黑走上二樓房間,「咪搞」(家貓的名字)在我腳間輕盈竄過,腦袋霎時在「此重彼輕」間實在感覺可笑和荒謬……
還是因「意上心頭」,其「慾」難禁。順序翻開放下的一疊書,開始自娛一番。以下是隨情檢拾的文字和書目,拼湊出的「文字鬼跡」:
傅柯(Michel Foucault)的《古典時代瘋狂史》中譯本(林志明譯/台北時代文化1998年)第一百頁有關十七世紀法國主教勃須艾(Jacques-Benigne Bossuet)的引言:「大地沒有原罪,如果大地被詛咒,那只是因為耕作它的人,被詛咒要以工作為生;人如果要由大地攫取任何果實,尤其是他最需要的果實,只要花下力氣,不懈地工作。」
吳宏一編著《神話寓言》(桂冠圖書公司1988年)第八十六頁韓非子之《蠹》(「蛀蟲」)篇中的如此部份:「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
關殊鈔編著《詩經會解》(治業1990年出版)第一九五頁國風<王>篇之<君子陽陽>:「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其樂只且(音疽)!」(言伶官陽陽然自得,左手執笙,右手招我同作房中之樂。樂哉!樂哉!)
物理學家喬奧.馬古悠(Joao Magueijo)著的《比光速還快》(“Faster Than Speed of Light” /郭兆林譯/大塊文化2004年)第一百四十二頁第六章<吸安的上帝>中談及另一位粒子物理學家愛倫古斯的「研究經歷」:「……他所賭的不只是升遷,當時他的科學事業已經岌岌可危。不過,他卻儍乎乎地繼續下去,有句葡萄牙諺語是這麼說的:『輸了一百之後,輸了一千也沒關係了。』愛倫的事業既然已經脫軌至此,他乾脆豁出去,繼續把這離奇的課題搞到底了。」
Harold R. Isaacs 著《族群》(“Idols of the Tribe” /鄧伯宸譯/土緒文化2002年出版)第九十一頁第四章<身體>篇中如是寫:「在中國人標準的自我形象中,深信漢民族的優越,並視非我族類為『蠻夷』。這種心態可以直溯遠古。兩千五百年前,孟子就說過:『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用夷變夏也。』(節錄自《孟子》<滕文公從‧上>)從此以後,對於非我族類,中國人在用詞遣字上大抵都是極盡貶抑之能事,在身體特徵或屬性上,將之歸為禽獸或非人一類。」
宋耀良著《中國史前神格人面岩畫》(三聯書店1992年出版)第九十五頁第二章<圖像特徵與類型>中如是寫:「……而後人們又逐漸認識到自然界的動植物與人類之間的依賴關係,而動植物的盛衰又往往與太陽有關,春天太陽臨照,大地復蘇,萬物興榮;冬天陽光淡弱,大地寒冷,草木枯亡,人們也過得艱難。由此對太陽形成了崇拜……大壩溝這幅岩畫中兩個朝下照射的太陽,正表達了這種希望和祝願……」
范陽主編《侗族歌謠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一百四十一頁第七章<侗族歌謠的韻律結構>中其一歌謠節錄的譯文:「通過四村八河,通過四鄉八嶺。個個魚塘有草魚,個個寨門有土地(土地神)。村村有人厲害,寨寨有人聰明。」
台灣永和社區大學策劃編著《21個與藝術擁抱的姿勢》(左岸文化2004年出版)第六十頁曹瑞芝【我愛圖畫書】寫的<找尋躲藏在身體裡的創作細胞>中如是表述:「課程每週雖有三小時的課程時數,這樣的時間對於渴望創作的人來說當然不夠,因此不管是否上完四種不同的課程,我們都衷心希望……開放出創作的花朶。」
千里達島印度裔作家奈波爾( V.S.Naipaul )著《幽黯國度》(“An Area of Darkness” /李永平譯/馬可孛羅文化2000年出版)第一百二十一頁第四章<追求浪漫傳奇的人>中「虛幻不實的德里」如此描寫:「酷暑中的德里,如今回想起來,朦朦朧朧有如一團迷霧。留存在我們記憶中的是遠離塵囂、退隱到陰涼處的那些時刻:陰暗的臥房;午餐;門禁森嚴、與世隔絕的俱樂部;大清早開車出城,探訪圖古魯克禁城(Tughlakabad)遺跡;觀賞「森林大焰」(Flame of the Forest)。在印度,觀光旅遊是挺累人的一件事。」
孫仲霞居士著《楞嚴直解》(1992年了觀法師倡印的非賣品)第四十五頁卷四如是記載:「阿難。云何名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三島由紀夫著《金閣寺》(劉華亭譯/星光出版1983年)第四章第九十五頁如是寫:「這種不合常理的愛情,我是不會接受的。這個女孩摒棄了所有的人,偏偏愛上我,那麼,一定是我有與眾不同之處。我自省唯一不同之處,就是這雙八字腳,雖然她沒說,但我可以肯定她就是愛上我的八字腳。」
才十一翻,已累了……
便決定擱置餘下的廿部書,任從等待下一回結緣之時!
書卻「不由自主」的似在「意識能量反應堆」中向我環迴折射:少理《西藏生死書》與我何干;《周易》或許依然自在自盤自算著;《我住在石硤尾》總有被忘記的一日;《沉重的肉身》依稀自蠶在特定的倫理底;《象棋開局戰理》對維園阿伯可真有多大意思?儘管《地方知識》試欲重翻詮釋人類學論又如何?讀《人間詞話》卻失了赤子之心又怎樣?打開《遊園驚夢》卻身陷「無情谷」者怎辦?《欲望肚臍眼》又似在誘惑我追本溯源;《我城》的西西此間可仍在「我城」繼續開放進取?是怎樣的《兄弟》教余華重整敘事的欲望?《深圳民工影像發聲》畢竟有父親留下過的筆漬;藍波(Rimbaud)的“Illuminations” 為何令我迷醉了多少日子?怎地在 Kahlil Gibran 的“The Prophet” 竟找到青年的我?我依然不欲完成閱讀《靈山》,因不是時候;《老子註譯及評介》的書頁仍然光溜溜的沒翻上;《余純順孤身徒步走西藏》又怎會找楊鐵樑做宣傳,簡直「兩路子不相通」;《僧侶與哲學家》給我父子對話的遐想;西蒙波娃教我在《再見沙特》尋找哲人的微笑;仍享受蘇姍桑特在“I, Etcetera” 中「漫遊中國」(Project for a Trip to China)的一段路;龍應台的《野火集》讓我依然迷戀青春……
瞬間的湧動,拈起「尋訪意識」的動作。書,不會叫。叫的,是人的願望。那分想像,又教我心跳加速。
腦海如是夢迴這「穿鑿附會」的遊戲:翻飛於隨手染指的文章「毒」物,其「過癮」處等同「吸大煙」!箇中不禁聯想世界人、物、色、界相碰的機遇性,縱使你我試圖如何「有系統」、「有方法」或「有方向」調攝思考於其中,古今追昔間,「世」「界」混成又豈是三兩言語可論盡一二?文字的「索引」多「鬼」,其「色」早染織腦細胞的蠕動毫厘方米。可成色,卻難成氣。各自按「道」理「說」,混混沌沌中自磨針線,複疊演化……
身體痛症,又多是道理闖出的禍!
言談費神,只因有所執:要奢望「長話短說」的溝通!我愈來愈愛閒聊的樂趣!
戲,豈有不繫戈?其長柄橫刃多具「煞氣」:倚「鬼把」,翻看「戲騎」之「大旗」,其號「若實若虛」。法,如是。目,多嘲遊。真,也聊是「自圓其說」罷了!
於戲!嗚呼!於美,仍是尋尋覓覓之說!
貓早戲畢,睡覺去也!
慾壑半填,敵不過身體睡意,甚麼「天大說話」也不比「周公」重要!一切待續……
瘋子手記/唯心論者的獨語十二
乍醒前,夢裡有兩隻貓,雙手在我躺臥的身上像按母親奶頭般一下一下的踏著……半夢半醒間,女友才跑進睡房,拖著累熬的身軀爬至枕邊,轉眼便入睡……
雙手抬著沉甸甸的書,摸黑走上二樓房間,「咪搞」(家貓的名字)在我腳間輕盈竄過,腦袋霎時在「此重彼輕」間實在感覺可笑和荒謬……
還是因「意上心頭」,其「慾」難禁。順序翻開放下的一疊書,開始自娛一番。以下是隨情檢拾的文字和書目,拼湊出的「文字鬼跡」:
傅柯(Michel Foucault)的《古典時代瘋狂史》中譯本(林志明譯/台北時代文化1998年)第一百頁有關十七世紀法國主教勃須艾(Jacques-Benigne Bossuet)的引言:「大地沒有原罪,如果大地被詛咒,那只是因為耕作它的人,被詛咒要以工作為生;人如果要由大地攫取任何果實,尤其是他最需要的果實,只要花下力氣,不懈地工作。」
吳宏一編著《神話寓言》(桂冠圖書公司1988年)第八十六頁韓非子之《蠹》(「蛀蟲」)篇中的如此部份:「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
關殊鈔編著《詩經會解》(治業1990年出版)第一九五頁國風<王>篇之<君子陽陽>:「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其樂只且(音疽)!」(言伶官陽陽然自得,左手執笙,右手招我同作房中之樂。樂哉!樂哉!)
物理學家喬奧.馬古悠(Joao Magueijo)著的《比光速還快》(“Faster Than Speed of Light” /郭兆林譯/大塊文化2004年)第一百四十二頁第六章<吸安的上帝>中談及另一位粒子物理學家愛倫古斯的「研究經歷」:「……他所賭的不只是升遷,當時他的科學事業已經岌岌可危。不過,他卻儍乎乎地繼續下去,有句葡萄牙諺語是這麼說的:『輸了一百之後,輸了一千也沒關係了。』愛倫的事業既然已經脫軌至此,他乾脆豁出去,繼續把這離奇的課題搞到底了。」
Harold R. Isaacs 著《族群》(“Idols of the Tribe” /鄧伯宸譯/土緒文化2002年出版)第九十一頁第四章<身體>篇中如是寫:「在中國人標準的自我形象中,深信漢民族的優越,並視非我族類為『蠻夷』。這種心態可以直溯遠古。兩千五百年前,孟子就說過:『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用夷變夏也。』(節錄自《孟子》<滕文公從‧上>)從此以後,對於非我族類,中國人在用詞遣字上大抵都是極盡貶抑之能事,在身體特徵或屬性上,將之歸為禽獸或非人一類。」
宋耀良著《中國史前神格人面岩畫》(三聯書店1992年出版)第九十五頁第二章<圖像特徵與類型>中如是寫:「……而後人們又逐漸認識到自然界的動植物與人類之間的依賴關係,而動植物的盛衰又往往與太陽有關,春天太陽臨照,大地復蘇,萬物興榮;冬天陽光淡弱,大地寒冷,草木枯亡,人們也過得艱難。由此對太陽形成了崇拜……大壩溝這幅岩畫中兩個朝下照射的太陽,正表達了這種希望和祝願……」
范陽主編《侗族歌謠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一百四十一頁第七章<侗族歌謠的韻律結構>中其一歌謠節錄的譯文:「通過四村八河,通過四鄉八嶺。個個魚塘有草魚,個個寨門有土地(土地神)。村村有人厲害,寨寨有人聰明。」
台灣永和社區大學策劃編著《21個與藝術擁抱的姿勢》(左岸文化2004年出版)第六十頁曹瑞芝【我愛圖畫書】寫的<找尋躲藏在身體裡的創作細胞>中如是表述:「課程每週雖有三小時的課程時數,這樣的時間對於渴望創作的人來說當然不夠,因此不管是否上完四種不同的課程,我們都衷心希望……開放出創作的花朶。」
千里達島印度裔作家奈波爾( V.S.Naipaul )著《幽黯國度》(“An Area of Darkness” /李永平譯/馬可孛羅文化2000年出版)第一百二十一頁第四章<追求浪漫傳奇的人>中「虛幻不實的德里」如此描寫:「酷暑中的德里,如今回想起來,朦朦朧朧有如一團迷霧。留存在我們記憶中的是遠離塵囂、退隱到陰涼處的那些時刻:陰暗的臥房;午餐;門禁森嚴、與世隔絕的俱樂部;大清早開車出城,探訪圖古魯克禁城(Tughlakabad)遺跡;觀賞「森林大焰」(Flame of the Forest)。在印度,觀光旅遊是挺累人的一件事。」
孫仲霞居士著《楞嚴直解》(1992年了觀法師倡印的非賣品)第四十五頁卷四如是記載:「阿難。云何名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三島由紀夫著《金閣寺》(劉華亭譯/星光出版1983年)第四章第九十五頁如是寫:「這種不合常理的愛情,我是不會接受的。這個女孩摒棄了所有的人,偏偏愛上我,那麼,一定是我有與眾不同之處。我自省唯一不同之處,就是這雙八字腳,雖然她沒說,但我可以肯定她就是愛上我的八字腳。」
才十一翻,已累了……
便決定擱置餘下的廿部書,任從等待下一回結緣之時!
書卻「不由自主」的似在「意識能量反應堆」中向我環迴折射:少理《西藏生死書》與我何干;《周易》或許依然自在自盤自算著;《我住在石硤尾》總有被忘記的一日;《沉重的肉身》依稀自蠶在特定的倫理底;《象棋開局戰理》對維園阿伯可真有多大意思?儘管《地方知識》試欲重翻詮釋人類學論又如何?讀《人間詞話》卻失了赤子之心又怎樣?打開《遊園驚夢》卻身陷「無情谷」者怎辦?《欲望肚臍眼》又似在誘惑我追本溯源;《我城》的西西此間可仍在「我城」繼續開放進取?是怎樣的《兄弟》教余華重整敘事的欲望?《深圳民工影像發聲》畢竟有父親留下過的筆漬;藍波(Rimbaud)的“Illuminations” 為何令我迷醉了多少日子?怎地在 Kahlil Gibran 的“The Prophet” 竟找到青年的我?我依然不欲完成閱讀《靈山》,因不是時候;《老子註譯及評介》的書頁仍然光溜溜的沒翻上;《余純順孤身徒步走西藏》又怎會找楊鐵樑做宣傳,簡直「兩路子不相通」;《僧侶與哲學家》給我父子對話的遐想;西蒙波娃教我在《再見沙特》尋找哲人的微笑;仍享受蘇姍桑特在“I, Etcetera” 中「漫遊中國」(Project for a Trip to China)的一段路;龍應台的《野火集》讓我依然迷戀青春……
瞬間的湧動,拈起「尋訪意識」的動作。書,不會叫。叫的,是人的願望。那分想像,又教我心跳加速。
腦海如是夢迴這「穿鑿附會」的遊戲:翻飛於隨手染指的文章「毒」物,其「過癮」處等同「吸大煙」!箇中不禁聯想世界人、物、色、界相碰的機遇性,縱使你我試圖如何「有系統」、「有方法」或「有方向」調攝思考於其中,古今追昔間,「世」「界」混成又豈是三兩言語可論盡一二?文字的「索引」多「鬼」,其「色」早染織腦細胞的蠕動毫厘方米。可成色,卻難成氣。各自按「道」理「說」,混混沌沌中自磨針線,複疊演化……
身體痛症,又多是道理闖出的禍!
言談費神,只因有所執:要奢望「長話短說」的溝通!我愈來愈愛閒聊的樂趣!
戲,豈有不繫戈?其長柄橫刃多具「煞氣」:倚「鬼把」,翻看「戲騎」之「大旗」,其號「若實若虛」。法,如是。目,多嘲遊。真,也聊是「自圓其說」罷了!
於戲!嗚呼!於美,仍是尋尋覓覓之說!
貓早戲畢,睡覺去也!
慾壑半填,敵不過身體睡意,甚麼「天大說話」也不比「周公」重要!一切待續……
瘋子手記/唯心論者的獨語十二
審/判
演員在困著椅子的方格外不停繞圈,白線建造起無形的牆,無形的法規,平日大概已經不加思索的相信它,此刻眾人則需要在眼前實在的「白色規條」裡尋找自己的邏輯,音樂釋放著相對自由的靈魂,腦海中不禁浮現卡夫卡的寓言,在「保障」各人的法律門前,總是站著一個權威無上的守門人,意味著權威迷信的存在,默默等待守門人的「批准」,程序掩蓋了公義的基礎,叫要進去的人相信守門人比從那門透出的光更重要,甚至忘記這道門本來存在的意義。眼前人就像要勇敢躍過那道不存在的牆,撿起一點自在的感動,世局如何變遷.自身如何被監視,只要相信內在的一點悸動,總可找到「自」「在」的邏輯。
談到被管教的經驗,想起我爸。
他是一個不多話的人,我這個在別人眼中應是得天獨厚的獨生女兒,記憶中的童年是被打慣的。最厲害的時候,是小學放學回家,爸就已經在門口等著,在我知道真正的原因之前,雞毛掃就已經狠狠在我身上鞭來,直至哭得死去活來,再為我安上百樣千種的罪名,說是要把我「教好」,偶爾還會為我拍一張照片,要我記著自己的「錯」,然後關進廁所,黑暗中靜靜的等待媽媽回來打救。
同學總會對我身上一雙雙瘀紅的平行線感到好奇。
後來知道原來那些日子他失業了,加上一直都不太適應香港的生活,心情差得很,我就成了最好的活靶。
升上中學後,沒打得那麼狠,搬了新居,有了自己的房間,平時若不是在外頭打發,就喜歡把自己關在房裡,更喜歡漠視父親的存在,覺得他根本沒有資格管我,他試過發狠把房間的門鎖打破,我就慢慢研究要把它修好,他拿我無辦法,漸漸縱然生活在同一個「家」,每天說話不會多過三句。我偶爾翻到小時候拍的那些充滿痛苦的照片,影像凝結靜止的暴力,沒把照片丟掉,潛意識是要記住這個父親帶給我的「災難」。
直到要升讀大學,父親因為炒股票而欠債,媽媽壓力大得不得了,我卻一點都幫不上忙,也只得貸款讀書,儘量把自己照顧好。那時已經放棄了怨恨父親,或許對一個人的厭惡到達極限,是恨也不想恨,只想這人儘快在世上消失,別再帶痛苦給身邊的人。
直至一夜,那個奇怪的晚上,我在學校.突然接到媽媽的電話,說他的肚子疼得厲害,要去急診,打醫生照出他的大腸有好多黑影,擔心是癌症,我趕去醫院,看見他無力的睡在醫院的病床上,捉住我的手,怎麼他突然老了那麼多?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虛弱的他,或許是因為已經太久沒有認真的望著他,想起因癌症逝世的外祖父,才發現自己是多麼不希望失去父親,突然想起,其實他也曾經愛我,在我更小的時候,他會耐心的教我捉象棋,給我買最喜歡的《成語動畫廊》漫畫,用周圍怖滿鬚根的嘴來吻我的小臉,弄得我癢癢的,只是他跟所有人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迷失了,他突然不懂得如何愛,不懂得如何跟別人溝通,其實我也放棄了跟他相處,我媽告訴我,他無數個晚上會向她打聽關於我的事,他知道我不會理睬他。
一陣昏厥,我也總算是長大了,怎能一直用另一種沉默的暴力去懲罰身邊的至親?
矛盾,源於一方自以為擁有父親可以行使任何「主權」,而另一方就建立起自我保護屏障,選擇「慣性漠視」,放棄真正的瞭解和認識,兩種意識囚禁著彼此的關係。幸運地,老爸只是得了嚴重的腸胃炎,不是癌症,虛驚了一場。
往後的日子,發現他的可愛和天才,六十多歲的老人家,不肯退休,戒掉抽了幾十年的煙,閒時逗逗小狗玩,已經樂上了半天。從完全不懂電腦,自學到可以自己動手安裝兼上網。
知道那存在於我們之間的守門人走開了,越過一道牆,就看見一點光。
曾可婷 20070922
談到被管教的經驗,想起我爸。
他是一個不多話的人,我這個在別人眼中應是得天獨厚的獨生女兒,記憶中的童年是被打慣的。最厲害的時候,是小學放學回家,爸就已經在門口等著,在我知道真正的原因之前,雞毛掃就已經狠狠在我身上鞭來,直至哭得死去活來,再為我安上百樣千種的罪名,說是要把我「教好」,偶爾還會為我拍一張照片,要我記著自己的「錯」,然後關進廁所,黑暗中靜靜的等待媽媽回來打救。
同學總會對我身上一雙雙瘀紅的平行線感到好奇。
後來知道原來那些日子他失業了,加上一直都不太適應香港的生活,心情差得很,我就成了最好的活靶。
升上中學後,沒打得那麼狠,搬了新居,有了自己的房間,平時若不是在外頭打發,就喜歡把自己關在房裡,更喜歡漠視父親的存在,覺得他根本沒有資格管我,他試過發狠把房間的門鎖打破,我就慢慢研究要把它修好,他拿我無辦法,漸漸縱然生活在同一個「家」,每天說話不會多過三句。我偶爾翻到小時候拍的那些充滿痛苦的照片,影像凝結靜止的暴力,沒把照片丟掉,潛意識是要記住這個父親帶給我的「災難」。
直到要升讀大學,父親因為炒股票而欠債,媽媽壓力大得不得了,我卻一點都幫不上忙,也只得貸款讀書,儘量把自己照顧好。那時已經放棄了怨恨父親,或許對一個人的厭惡到達極限,是恨也不想恨,只想這人儘快在世上消失,別再帶痛苦給身邊的人。
直至一夜,那個奇怪的晚上,我在學校.突然接到媽媽的電話,說他的肚子疼得厲害,要去急診,打醫生照出他的大腸有好多黑影,擔心是癌症,我趕去醫院,看見他無力的睡在醫院的病床上,捉住我的手,怎麼他突然老了那麼多?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虛弱的他,或許是因為已經太久沒有認真的望著他,想起因癌症逝世的外祖父,才發現自己是多麼不希望失去父親,突然想起,其實他也曾經愛我,在我更小的時候,他會耐心的教我捉象棋,給我買最喜歡的《成語動畫廊》漫畫,用周圍怖滿鬚根的嘴來吻我的小臉,弄得我癢癢的,只是他跟所有人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迷失了,他突然不懂得如何愛,不懂得如何跟別人溝通,其實我也放棄了跟他相處,我媽告訴我,他無數個晚上會向她打聽關於我的事,他知道我不會理睬他。
一陣昏厥,我也總算是長大了,怎能一直用另一種沉默的暴力去懲罰身邊的至親?
矛盾,源於一方自以為擁有父親可以行使任何「主權」,而另一方就建立起自我保護屏障,選擇「慣性漠視」,放棄真正的瞭解和認識,兩種意識囚禁著彼此的關係。幸運地,老爸只是得了嚴重的腸胃炎,不是癌症,虛驚了一場。
往後的日子,發現他的可愛和天才,六十多歲的老人家,不肯退休,戒掉抽了幾十年的煙,閒時逗逗小狗玩,已經樂上了半天。從完全不懂電腦,自學到可以自己動手安裝兼上網。
知道那存在於我們之間的守門人走開了,越過一道牆,就看見一點光。
曾可婷 20070922
21.9.07
一個從藤枕夢醒的早上
我從石地板搬去三張椅上面睡已經一個月了。我的兩隻腳板正正對著我面前的電腦桌。我的兩腿擱在我坐著的四方木凳上。後面的一張藍色膠凳支撐著我的臀。靠牆的是一張木製的有手柄椅子,我的上半身便擱在那裡。我的頭剛從藤枕夢醒,赫然發現我身在一個由椅桌建構的牢房中。木製的有手柄椅子旁是另一張一式一樣的木製的有手柄椅子。然後隔鄰是一張差不多的但黑色的木製的有手柄椅子。黑木椅前方是飯桌。父親就坐在黑木椅和飯桌中間唯一的通道口看報紙。弟弟從廁所走出來兇巴巴說要用電腦於是中斷了我前幾句的思路。電腦是弟弟買的。於是我們互相移動了位置。父親坐到靠牆中間的木椅去看報。弟弟取代了我的位置。我乖乖走到廁所去撒了一督尿。弟弟每天早上都會在裡面嘆長報。他從不理會早上是廁所最忙急的時間。我曾為此作出投訴但結果我只能比他早起去解決。出來的時候他卻是板著臉孔拿體育版進去。弟弟取代了我的位置。父親板了我一眼,然後他們就談起我不願去懂的股票。於是我在牢房外面的飯桌用紙和筆繼續記錄自己的口供。於是我走到廁所外邊的牆上用紙和筆繼續記錄自己的口供。也許這跟出埃及記有點相像了。妹妹在飯廳遺留下一桶昨夜沒晾的衫。
20.9.07
秋想
秋。仍是悶熱。空氣,像凝固在一層厚厚的黏膜,將噪音都困在鼓裡。
電台送給程翔先生的「黃絲帶日記」早沒人問津,形同虛設。新聞,如常以「娛樂週刊式」譁眾取寵的姿態出現,按「煽動的民意」,支配著城中每日「閒話內容」。當權的早學會了媒體的把玩,借假設規劃著日子過渡的版圖。
文化版,早按「商業需求」縮減至碩果僅存的篇幅,究是誰主決了「文化發展」的步履?當「文化高官」視龍應台為「干預港事」的「台灣師奶」,當泛民政客挺出來參選的是另一個「過氣港英高官」,當「全民皆股」被看成是「支配民意」(manipulating consent)的最有效政治策略,民主意識早按「回歸年歲」逐步倒退,一切畢竟是「塗繪緘默」(painting silence)的「有效良方」。
一塊以移民發積之地,浮動是「根」,多「瘤」而缺水源,更缺自省的土壤! 唯借傳播媒體的虛浮,填充「缺氧」下「文化妄想症後群」的剩餘呼吸管道……
媒體,已不再是每日生活裡垂手碰上可引申種種創作和想像的物件!當媒體的領域,被「數碼概念化」成另一種「模仿媒體」(simulated media)的「縮寫區」,生活的內涵,正極速地被「膠碟化」,壓縮成沒實體感覺的「廢料」,既不環保,更默默以極具「複製能力」的步伐,清洗任何可能的記憶。難怪今日的「知識」,都變成簡易化的句碼印象,可大量自由剪貼的「文象」,借 facebook.com 般拍賣「虛擬文化」的「超市」,作集體認購!
難怪最近兩名美國青年媒體工作者製作的 EPIC 2014 短片 (EPIC=Evolving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Construct「個人化資訊演變的建構」/http://www.poynter.org/content/content_view.asp?id=85631),獲得如此具大的反響。僅8分鐘長的Flash軟件創作,借假設的2014回望媒體發展的歷史,文化的印象一概「內容欠奉」,只留下幾個「媒體品牌」的「模糊印記」,一概都難逃給時間抓花(scratched marks),直至消失或被另一符碼替代!生活,都變成眾人在媒體上發放的「變數據」(metadata),給已盲動膨脹著的「資訊庫」,充斥更多重覆而沒有沉澱或過濾的「資料意識體」……
今日的「大學」,早變成「物業管理」的「資產」。每日晚上十時半,校舍即將關門的廣播如雷貫耳,不按時與同學離開的教師被視為「沒有效率」。保安員將「不守法紀」的一概呈交報告。昨晚,又兩名保安員於十時三十八分干預我的課堂,更以「上頭指示」之名,公然漠視教育,揚言要將「事件」循「常規」作即時電傳匯報!仍在進行中的課堂,如是般一次又一次給粗暴打斷!這算不算是「干預學術自由」的其一「高壓手段」?大學的本質,早給關上門窗,難求究問!「學者」們,各按其「知識資本」,給發放至「可規劃的部門」裡。「科研」和「教學」分支,各倚賴其「資產回報率」決定了「發展」的「資源管理策略」。
昔日《大學》之道,已變成拍賣場上的「待價品」,看其市值之「大」而「學」之、「舉」之或「貶」之!
今日的監牢,多關閉著「不甘願受薰陶」的「文化黑客」。「當家的」試圖以「封閉空間」,阻擋任何「他者」借媒體的「開放性」,反攻官商共營的「假民主戰幔」。無奈今日的「開放」,委實只是一種受嚴密支配的「民主假想」,其「封閉性」早給可「窺範」的網絡安頓於一旁,不消頃刻,一概可隨情按碼追蹤攔截!
開放的空氣,已自《1984》開始夭折!
秋,聊是一元美金可在「網上超市」購買的Flash Icon罷了!想,獨欠「心」和「木」!
瘋子手記/唯心論者的獨語十一
電台送給程翔先生的「黃絲帶日記」早沒人問津,形同虛設。新聞,如常以「娛樂週刊式」譁眾取寵的姿態出現,按「煽動的民意」,支配著城中每日「閒話內容」。當權的早學會了媒體的把玩,借假設規劃著日子過渡的版圖。
文化版,早按「商業需求」縮減至碩果僅存的篇幅,究是誰主決了「文化發展」的步履?當「文化高官」視龍應台為「干預港事」的「台灣師奶」,當泛民政客挺出來參選的是另一個「過氣港英高官」,當「全民皆股」被看成是「支配民意」(manipulating consent)的最有效政治策略,民主意識早按「回歸年歲」逐步倒退,一切畢竟是「塗繪緘默」(painting silence)的「有效良方」。
一塊以移民發積之地,浮動是「根」,多「瘤」而缺水源,更缺自省的土壤! 唯借傳播媒體的虛浮,填充「缺氧」下「文化妄想症後群」的剩餘呼吸管道……
媒體,已不再是每日生活裡垂手碰上可引申種種創作和想像的物件!當媒體的領域,被「數碼概念化」成另一種「模仿媒體」(simulated media)的「縮寫區」,生活的內涵,正極速地被「膠碟化」,壓縮成沒實體感覺的「廢料」,既不環保,更默默以極具「複製能力」的步伐,清洗任何可能的記憶。難怪今日的「知識」,都變成簡易化的句碼印象,可大量自由剪貼的「文象」,借 facebook.com 般拍賣「虛擬文化」的「超市」,作集體認購!
難怪最近兩名美國青年媒體工作者製作的 EPIC 2014 短片 (EPIC=Evolving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Construct「個人化資訊演變的建構」/http://www.poynter.org/content/content_view.asp?id=85631),獲得如此具大的反響。僅8分鐘長的Flash軟件創作,借假設的2014回望媒體發展的歷史,文化的印象一概「內容欠奉」,只留下幾個「媒體品牌」的「模糊印記」,一概都難逃給時間抓花(scratched marks),直至消失或被另一符碼替代!生活,都變成眾人在媒體上發放的「變數據」(metadata),給已盲動膨脹著的「資訊庫」,充斥更多重覆而沒有沉澱或過濾的「資料意識體」……
今日的「大學」,早變成「物業管理」的「資產」。每日晚上十時半,校舍即將關門的廣播如雷貫耳,不按時與同學離開的教師被視為「沒有效率」。保安員將「不守法紀」的一概呈交報告。昨晚,又兩名保安員於十時三十八分干預我的課堂,更以「上頭指示」之名,公然漠視教育,揚言要將「事件」循「常規」作即時電傳匯報!仍在進行中的課堂,如是般一次又一次給粗暴打斷!這算不算是「干預學術自由」的其一「高壓手段」?大學的本質,早給關上門窗,難求究問!「學者」們,各按其「知識資本」,給發放至「可規劃的部門」裡。「科研」和「教學」分支,各倚賴其「資產回報率」決定了「發展」的「資源管理策略」。
昔日《大學》之道,已變成拍賣場上的「待價品」,看其市值之「大」而「學」之、「舉」之或「貶」之!
今日的監牢,多關閉著「不甘願受薰陶」的「文化黑客」。「當家的」試圖以「封閉空間」,阻擋任何「他者」借媒體的「開放性」,反攻官商共營的「假民主戰幔」。無奈今日的「開放」,委實只是一種受嚴密支配的「民主假想」,其「封閉性」早給可「窺範」的網絡安頓於一旁,不消頃刻,一概可隨情按碼追蹤攔截!
開放的空氣,已自《1984》開始夭折!
秋,聊是一元美金可在「網上超市」購買的Flash Icon罷了!想,獨欠「心」和「木」!
瘋子手記/唯心論者的獨語十一
19.9.07
過人碎語 - 記愛
人: 阿麥書房64號會員
時: 中二那年至今
手臂上綁了黑布,課室的壁報板成了留言板。
我記得我在壁報板上只寫了「一個字」:「袁痛」。
雨天操場站滿了學生,唱的是中國國歌。
但真正對64多點了解,要是上了大學的事。
第一次去64集會,最難忘最感動是集會完了人們自動自覺把白淚刮走。
實際上那年敲醒了許多人,楊秀卓如是,何某人亦如是。
吳在新居中哭了。
原來當時自己年紀還小。
那年出生的會是怎麼一回事? 97出生的10歲少年又如何?
何以如此執著? 是「愛」!
(我赤裸著上身,把「劇本」一句句寫在身上。
我一邊「閱讀」身體,一邊「舞動」文字。
我合上眼,用手「捉」摸每一個字的形狀。)
「愛」成了「暴力」! 我何嘗不曾如此? 傷害自己。
那些不想觸及的回憶(終於勉強算是回憶了!),我還是要逃避。
「家」是暴力的溫床! 最強烈的卻在當下!
弟的一句,我吞下肚,忍讓出時間和空間。
父的一句,我傷透了,只是沒有條件出走。
時: 中二那年至今
手臂上綁了黑布,課室的壁報板成了留言板。
我記得我在壁報板上只寫了「一個字」:「袁痛」。
雨天操場站滿了學生,唱的是中國國歌。
但真正對64多點了解,要是上了大學的事。
第一次去64集會,最難忘最感動是集會完了人們自動自覺把白淚刮走。
實際上那年敲醒了許多人,楊秀卓如是,何某人亦如是。
吳在新居中哭了。
原來當時自己年紀還小。
那年出生的會是怎麼一回事? 97出生的10歲少年又如何?
何以如此執著? 是「愛」!
(我赤裸著上身,把「劇本」一句句寫在身上。
我一邊「閱讀」身體,一邊「舞動」文字。
我合上眼,用手「捉」摸每一個字的形狀。)
「愛」成了「暴力」! 我何嘗不曾如此? 傷害自己。
那些不想觸及的回憶(終於勉強算是回憶了!),我還是要逃避。
「家」是暴力的溫床! 最強烈的卻在當下!
弟的一句,我吞下肚,忍讓出時間和空間。
父的一句,我傷透了,只是沒有條件出走。
17.9.07
裝「符」修「號」
假如說舞台意象只是一系列「符號」的展示,恐怕演員便一下子都變成「活動告示牌」,一伙純屬「提供完滿『符號』意義」的「木偶」……
對我而言,「符號」是一項永遠在進行裝修的「意識工程」,最吸引的是它不斷變遷的「工程設計」和給「各路英雄」(相關的或不相關的)進行著的「裝修行動」……
符,怎畫?為何要畫?箇中尋覓、探問、理解、引申和假設是戲劇建構的根本懸念。號,怎拆?怎掛?怎排?怎列?一切開展著連串「行動索引」,意味著背後源源不絕的文化尋思,借戲劇叩問人間編「符」撰「號」的可能意義,追溯它底表述和特定文化的可能關係,從中引發對存在「象徵」的閱讀和思考。
符號結構(semiotics)的前因後果,不但牽引到人底「認識」世界(epistemology)的多元「邏輯」(logic),符號的發放和接收,又不能不回歸到它底結構那刻的「特殊文化本源」。為何/如何建構特定符號?在特定的結構下,為何/如何影響著接收者的詮釋?在甚麼情況下,何以有認定符號的需要?這「需要」的源頭又從何而來?
記得就讀初中時期,喜歡每朝七時三十分便溜上學校三樓看「升旗」,計有英國旗、香港(殖民區)旗、校旗。作為「官立學校」,「升旗大叔」(一名中年校役)總按「規矩」準時執行任務:每日拖著涼鞋,穿著一身熨燙欠奉的「制服」,手執三塊又殘又舊的「旗」,如常懶洋洋的穿過寂靜的走廊,爬出窗外平台,「協助」在旁監督的「工頭」,將「旗」升起!沒有次序、沒有音樂、沒有升旗禮、沒有觀眾(我當時從沒意識到自己已成為「唯一的觀眾」)!對當日的我來說,三幅布掛著的聊是「空洞的符號」,它們的「存在意義」既虛無、更沒人關心其升降以所以。它只是這位大叔的「每朝差事」,沒人問津!沒想到昔日旗幟上沒大意義的 「符號」,因九七回歸,不同的旗號給「如常行動」多添了重重「額外的意義」。阿叔的「每日升旗攪作」,頓變成另一種可細碎咀嚼的「文化符碼」!
對今日都變得「忽然愛國」的人來說,恐怕會對這位大叔昔日的「升旗態度」十分不滿,或許大叔會因「工作態度」而遭「檢舉失職」,甚至乎可能因被「扣分」而工作不保!文化情景的轉移,抖動著不一樣的符號閱讀,牽纏出不一樣的荒謬行為和價值取向。一位記起小六時目睹「香港回歸」的大學生曾向我表示:讀中學時「忽然要愛國」,真有點無奈和無所適從!「國家的神話」像突如其來的「無上權威」,各大機構組織亦隨時勢各自對號就位,以千萬元宣傳/贊助「相關愛國項目」以表「效忠」,「國家」的論述還未及「道德情操」的探究,已成為「公式化」、「簡易合理化」的「美麗生存符號」!
「國」之所以,對仍深居調景嶺的昔日國民黨「愛國老軍人」來說,既非「毛」非「蔣」,其「民國」的思量,究應由他家中床底那一件「收藏品」說起?仍流放在金三角的「蔣官」後代,「國」之「興亡」與「被迫為寇」的日子,又可將心事寄放在牆頭掛滿塵埃的「某某符號」上,以填充「被遺忘」的空洞?對已移民美國的兄長,他們眼下的「國」又經歷著何等考驗?去「中國化」?或是仿效高行健,溶入「沒有主義」的國度裡,各自尋找心裡的「靈山」?或心事都移植至「股票族」上,隨滾動的股價,按「升」理「降」?「國」之「符」,「愛」之「號」,一概掛上:「容後說明」!
記得去年一日,家網電郵傳來:「長兄」的兒子已成為美國海軍軍官!我即時閃念:假如一朝中美大戰,我家成員必需按有關當局安排列表的「國情」,「對號入位」?因身處「土地規劃」的異差而引申的「家族對壘」,歷史上早有「前科」!難怪我年前給弟弟繪畫的畫作,填滿著混沌的文化符號,在不停自我拆卸/裝修的過程中「委曲完成」今夕腦筋的扭捏面貌……
我的爺爺生於滿清年代,那年那日,其「國」怎說?按「大中華宗族譜」來看實已早亡?或是像金庸小說裡的陳家洛,等待「復明」的「大好日子」?當「國」的想像還未及「浪漫層次」,人還未及準備就緒,便給整個「近代中國史」上不斷變遷著的「建/救國文化」洗擦,直至因當權者的貪污而一日銀圓瘋狂貶值,被迫弄至「傾家蕩產」!唯有「逃出中國」,寄居香港!「國事」與爺爺的一生何相干?「國」的論述從來不理「人」,只是「當權者」為「方便造勢」而形塑的民族想像!
「國號」,從來在變!「族符」,卻靠泥土打造!
香港的泥土卻似永遠在浮動,藉「移民」的機會主義求存心態,成功建造「拜金一族」外,豈有較具內涵的「文化符碼」!唯借金銀光體裝「符」修「號」,以表「豪門氣象」,繼續「吸引消費自由行」;或按今日流行投機心思,先「自報家門」,申明一起踏上「愛國之道」,齊享「共融之樂」?
假如我的祖先是蒙古大汗的後代,我一定因祖先「立國號」的「寬容」而自豪:既沒「亡他人國邦」,還承傳了人家「宗主依舊」的迷戀,以立「大元」!「國」的「符碼」,幾可興民亦可殃民!箇中情理,又豈是三言兩語可簡易論述?
舞台只能是一塊探問「工程」的地方。方圓空間,借身體行動「興『邦』立『國』」,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藉「山」「海」之象求「經」,仗腳掌步履,踏出一二可塑的思理,再學「畫符」「拆號」的功夫,看文化於其中!
「天象」或不等同「國象」,但又每可改寫它的呈現!
「國符」或不等同「口號」,但當權的又喜以「口號」立符!
在虛擬世界裡,一切符號可自我拆解/消失/重組/再現,從來看你我輸入甚麼數據。演員亦然!
瘋子手記/唯心論者的獨語十
對我而言,「符號」是一項永遠在進行裝修的「意識工程」,最吸引的是它不斷變遷的「工程設計」和給「各路英雄」(相關的或不相關的)進行著的「裝修行動」……
符,怎畫?為何要畫?箇中尋覓、探問、理解、引申和假設是戲劇建構的根本懸念。號,怎拆?怎掛?怎排?怎列?一切開展著連串「行動索引」,意味著背後源源不絕的文化尋思,借戲劇叩問人間編「符」撰「號」的可能意義,追溯它底表述和特定文化的可能關係,從中引發對存在「象徵」的閱讀和思考。
符號結構(semiotics)的前因後果,不但牽引到人底「認識」世界(epistemology)的多元「邏輯」(logic),符號的發放和接收,又不能不回歸到它底結構那刻的「特殊文化本源」。為何/如何建構特定符號?在特定的結構下,為何/如何影響著接收者的詮釋?在甚麼情況下,何以有認定符號的需要?這「需要」的源頭又從何而來?
記得就讀初中時期,喜歡每朝七時三十分便溜上學校三樓看「升旗」,計有英國旗、香港(殖民區)旗、校旗。作為「官立學校」,「升旗大叔」(一名中年校役)總按「規矩」準時執行任務:每日拖著涼鞋,穿著一身熨燙欠奉的「制服」,手執三塊又殘又舊的「旗」,如常懶洋洋的穿過寂靜的走廊,爬出窗外平台,「協助」在旁監督的「工頭」,將「旗」升起!沒有次序、沒有音樂、沒有升旗禮、沒有觀眾(我當時從沒意識到自己已成為「唯一的觀眾」)!對當日的我來說,三幅布掛著的聊是「空洞的符號」,它們的「存在意義」既虛無、更沒人關心其升降以所以。它只是這位大叔的「每朝差事」,沒人問津!沒想到昔日旗幟上沒大意義的 「符號」,因九七回歸,不同的旗號給「如常行動」多添了重重「額外的意義」。阿叔的「每日升旗攪作」,頓變成另一種可細碎咀嚼的「文化符碼」!
對今日都變得「忽然愛國」的人來說,恐怕會對這位大叔昔日的「升旗態度」十分不滿,或許大叔會因「工作態度」而遭「檢舉失職」,甚至乎可能因被「扣分」而工作不保!文化情景的轉移,抖動著不一樣的符號閱讀,牽纏出不一樣的荒謬行為和價值取向。一位記起小六時目睹「香港回歸」的大學生曾向我表示:讀中學時「忽然要愛國」,真有點無奈和無所適從!「國家的神話」像突如其來的「無上權威」,各大機構組織亦隨時勢各自對號就位,以千萬元宣傳/贊助「相關愛國項目」以表「效忠」,「國家」的論述還未及「道德情操」的探究,已成為「公式化」、「簡易合理化」的「美麗生存符號」!
「國」之所以,對仍深居調景嶺的昔日國民黨「愛國老軍人」來說,既非「毛」非「蔣」,其「民國」的思量,究應由他家中床底那一件「收藏品」說起?仍流放在金三角的「蔣官」後代,「國」之「興亡」與「被迫為寇」的日子,又可將心事寄放在牆頭掛滿塵埃的「某某符號」上,以填充「被遺忘」的空洞?對已移民美國的兄長,他們眼下的「國」又經歷著何等考驗?去「中國化」?或是仿效高行健,溶入「沒有主義」的國度裡,各自尋找心裡的「靈山」?或心事都移植至「股票族」上,隨滾動的股價,按「升」理「降」?「國」之「符」,「愛」之「號」,一概掛上:「容後說明」!
記得去年一日,家網電郵傳來:「長兄」的兒子已成為美國海軍軍官!我即時閃念:假如一朝中美大戰,我家成員必需按有關當局安排列表的「國情」,「對號入位」?因身處「土地規劃」的異差而引申的「家族對壘」,歷史上早有「前科」!難怪我年前給弟弟繪畫的畫作,填滿著混沌的文化符號,在不停自我拆卸/裝修的過程中「委曲完成」今夕腦筋的扭捏面貌……
我的爺爺生於滿清年代,那年那日,其「國」怎說?按「大中華宗族譜」來看實已早亡?或是像金庸小說裡的陳家洛,等待「復明」的「大好日子」?當「國」的想像還未及「浪漫層次」,人還未及準備就緒,便給整個「近代中國史」上不斷變遷著的「建/救國文化」洗擦,直至因當權者的貪污而一日銀圓瘋狂貶值,被迫弄至「傾家蕩產」!唯有「逃出中國」,寄居香港!「國事」與爺爺的一生何相干?「國」的論述從來不理「人」,只是「當權者」為「方便造勢」而形塑的民族想像!
「國號」,從來在變!「族符」,卻靠泥土打造!
香港的泥土卻似永遠在浮動,藉「移民」的機會主義求存心態,成功建造「拜金一族」外,豈有較具內涵的「文化符碼」!唯借金銀光體裝「符」修「號」,以表「豪門氣象」,繼續「吸引消費自由行」;或按今日流行投機心思,先「自報家門」,申明一起踏上「愛國之道」,齊享「共融之樂」?
假如我的祖先是蒙古大汗的後代,我一定因祖先「立國號」的「寬容」而自豪:既沒「亡他人國邦」,還承傳了人家「宗主依舊」的迷戀,以立「大元」!「國」的「符碼」,幾可興民亦可殃民!箇中情理,又豈是三言兩語可簡易論述?
舞台只能是一塊探問「工程」的地方。方圓空間,借身體行動「興『邦』立『國』」,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藉「山」「海」之象求「經」,仗腳掌步履,踏出一二可塑的思理,再學「畫符」「拆號」的功夫,看文化於其中!
「天象」或不等同「國象」,但又每可改寫它的呈現!
「國符」或不等同「口號」,但當權的又喜以「口號」立符!
在虛擬世界裡,一切符號可自我拆解/消失/重組/再現,從來看你我輸入甚麼數據。演員亦然!
瘋子手記/唯心論者的獨語十
15.9.07
on the national anthem and patriotism
posted by Yomei Shaw
Due to potentially sensitive content (I don't know, maybe I'm being too cautious) and also because I'm not sure about the accuracy of all the details, you can read this post on my site:
http://www.xanga.com/alfaromeoconvertible/616158928/on-the-national-anthem-and-patriotism.html
I also have some more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ence and performer that I would like to ask:
-How much are the audience 'allowed' to interact? Can the audience participate in the performance?
-Is it possible for the audience to interfere with the performance?
-What will the audience contribute to the performance?
-Is there a diegetic space, since you want to deliberately have no fixed seats or fixed performer positions?
-Are the audience non-diegetic bodies?
-Can the performance take place without the audience? Or will it be an event which can only take place if the audience is there and is noticeably different because the audience is there?
-What if the audience cannot understand your language well?
-What if they can't hear your performance?
-What if they can't see your performance?
In a way, you can compare different types of performance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government: control or lack of control over performers' speech, also who is allowed to speak and when.
The issue of a performance's medium and accessibility I think is also inseparable from a consideration of audience/performer relationship. With television or film this relationship is by necessity visual and aural, because the audience is removed physically and temporally from the performers. In theory this should be where theatre differs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TV/film. Yet in most theatre I see in Hong Kong (well, in fact which I have ever seen) the relationship continues to be restricted in a similar fashion to mostly vision and listening. Say for example there was a person who was deaf or blind who went to see a theatre performance. (I'm not claiming this would ever happen. . ) In most cases their experience would be extremely limited, because theatre usually addresses the visual and the aural and not the physical (not directly at least). Is a truly physical theatre possible?
Due to potentially sensitive content (I don't know, maybe I'm being too cautious) and also because I'm not sure about the accuracy of all the details, you can read this post on my site:
http://www.xanga.com/alfaromeoconvertible/616158928/on-the-national-anthem-and-patriotism.html
I also have some more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ence and performer that I would like to ask:
-How much are the audience 'allowed' to interact? Can the audience participate in the performance?
-Is it possible for the audience to interfere with the performance?
-What will the audience contribute to the performance?
-Is there a diegetic space, since you want to deliberately have no fixed seats or fixed performer positions?
-Are the audience non-diegetic bodies?
-Can the performance take place without the audience? Or will it be an event which can only take place if the audience is there and is noticeably different because the audience is there?
-What if the audience cannot understand your language well?
-What if they can't hear your performance?
-What if they can't see your performance?
In a way, you can compare different types of performance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government: control or lack of control over performers' speech, also who is allowed to speak and when.
The issue of a performance's medium and accessibility I think is also inseparable from a consideration of audience/performer relationship. With television or film this relationship is by necessity visual and aural, because the audience is removed physically and temporally from the performers. In theory this should be where theatre differs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TV/film. Yet in most theatre I see in Hong Kong (well, in fact which I have ever seen) the relationship continues to be restricted in a similar fashion to mostly vision and listening. Say for example there was a person who was deaf or blind who went to see a theatre performance. (I'm not claiming this would ever happen. . ) In most cases their experience would be extremely limited, because theatre usually addresses the visual and the aural and not the physical (not directly at least). Is a truly physical theatre possible?
Subscribe to:
Posts (Atom)